数睿数据携手杭州三汇,基于企业级无代码加速公安业务创新探索

2022-10-25 14:44   来源: 中国旅行网    阅读次数:2845

  日前,数睿数据携手杭州三汇完成了行业内首个面向公安领域的无代码开发探索和实践。三汇是数睿数据在公安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企业级无代码在公安这个复杂的行业进行磨练的最佳实践。

  杭州三汇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员工1000+人。三汇专注公安领域信息化建设多年,公司业务经验富足、业务模式成熟。大量的公安警务项目为其沉淀了成熟的数字化底座和标准化产品,在业务场景的交付上以定制化项目交付为主。

  近年来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引擎,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这反向对公安软件系统的需求匹配度、敏捷的应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公安软件企业的数据能力、软件交付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

  公安的项目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客户完成近80%需求匹配确认后才能推进签约落地,因此前期投入成本特别高。另外运维服务通常在3-5年,长期后续服务免不了,后期投入也是不间断的。

  对于目前存在的业务挑战,三汇技术负责人感慨到:“客户定制化需求多,实施过程中需求反复调整的情况很常见,导致项目交付常常延期,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即便已经完成交付的老项目也还是会存在需求变动情况,项目人员的离职或变动将为此带来面临更大的难度。这种重复造轮子的工作也很难吸引和留存优秀人才。”

  两个POC初体验 真正感受无代码

  三汇总经理初次接触数睿数据就表示,之所以想要了解低无代码,是因为看到这种开发模式将成为必然,因此希望主动做些尝试,或许会成为交付难题的一个解法。但公安软件业务复杂,普通无代码平台根本用不了。而当下他们在市局有个棘手的项目,刚好可以用数睿数据 smardaten试试,验证一下号称“适配企业级复杂业务”的无代码平台在公安领域是否有用武之地。

  意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数睿数据客户成功经理配合三汇2名测试人员,轻轻松松便完成了项目交付。就是这个差点被放弃的项目,相比之前的开发周期缩短了约50%,这让三汇交付团队非常诧异,也让市局看到了三汇的战斗力和坚持不懈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无独有偶,在浙江另一个地级市,三汇也碰到一个类似的项目。即将着手开发之时,他们便毅然选择smardaten无代码构建。同样用了一个月出头便完成了交付,而这次仅由两名测试人员独立完成全部的功能开发。

  “去年11月底,由我这个只有2年经验的测试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就用无代码把60万左右的项目立项,在公司内也没有先例,这点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 三汇最早使用无代码测试人员齐雪莲

  通过两次项目交付的初体验,三汇验证了企业级无代码对软件开发效率的提升,尤其是能够快速的修改变更,特别适应公安业主需求频繁变化的情况,让三汇十分省心。

  有了初步的体验,三汇主动提出想把无代码的开发模式推广到更多的业务线。于是,大家便把目光聚焦在了应用产品线,这条线为公安部门提供业务分析研判模型,是三汇的核心业务。负责人钱总认为,虽然模型比较复杂,但相对通用、应用领域广,可在多个客户项目中进行批量推广。如果能够基于企业级无代码进行开发,会有带来可观的经营效益。

  同样,为了验证企业级无代码能否胜任,在三汇受邀参与的一个市局封闭式比武开发大会上,便大胆采用了smardaten企业级无代码软件平台作为主力开发工具。意想不到的是,经过2周的模型开发实战,共搭建模型18个;其中6个模型后期实现应用级的实战。此次依旧是2名测试人员承担本次开发任务,整体效果完全达到客户期望。

  “如果产品按原有前后端开发模式,此次至少投入6个较高水平的前后端开发人员,且后期的需求更新、维护成本也高出很多。”

  -- 三汇应用产品线负责人

  两种实践路径 无代码开发效率与专业优势尽显

  经历了几个项目的实验,双方把无代码与三汇业务的结合点共同归纳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公安场景的应用模型构建,二是定制化项目交付。

  实践路径

  第一种模式即应用模型开发:应用模型也就是公安警务的业务分析研判模型,是三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前研发人员会用代码去开发,沉淀很多这样专有的业务模型,然后在不同的项目中去实施交付。由于模型构建逻辑复杂,通常含有数据模型、复杂逻辑、数据算法等,有时还需要新开发一些功能组件,所以在这个场景下无代码开发用户主要是程序员,而基于smardaten则更快、更灵活的搭建较为复杂的模型。smardaten可大大减少代码开发量,三汇的开发人员可以聚焦在业务场景的分析和构建上,甚至有时可以替代项目经理。

  另一种模式即非核心的定制化项目交付:此类项目一般不可复制,需求零散多变,项目周期长。对于公安领域,合同签署前就得让团队完成近80%需求匹配确认,smardaten快速原型构建的能力得以大显身手。后期在交付中也可以快速修改和迭代,即便项目人员离职,新接手的人员基于业务规则来修改无代码配置,而不是去理解和修改别人写的代码,维护难度更低

  客户成功不是一蹴而就

  客户成功计划是数睿数据为软件公司客户专门制定的长期服务支撑计划,包括用户培训、产品升级、二开协助等一系列服务。杭州三汇作为数睿数据重要的客户之一,客户成功经理杨朋也深感责任重大,22年1月起陆续推进了项目开工会、开发人员培养计划、日常协同机制建设,通过一揽子伴随式服务来确保应用目标的达成。

  为了让三汇的人员尽快上手,首次培训在2022年1月下旬如期举办。三汇应用负责人曹总组织了首次内部无代码开发培训,各业务线的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近百人参与其中,完成了基础产品与技术培训,让大家理解无代码开发的趋势,并鼓励大家进一步去了解和探索。

  研讨会

  此后经过半年的实践,三汇的部分开发团队已经能够熟练的独立配置,以及自行开发公安场景下的定制插件。5月,三汇基于smardaten搭建的产品已推广到近20个地点,覆盖案件目录、执法日志、接口视图、组件传值等业务模块。

  随着无代码平台升级迭代两大版本,为了推进更深和更广泛的应用开展了第二次培训。与首次通用培训相比,这次的培训内容更加纵深,与三汇的业务结合也更加紧密,并采用“定制培训+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人员参与度。尤其是直接使用了三汇实际使用的两套系统为训练环境,带着参训人员现场练习新产品版本的配置。

  除了新版本的实操演练,三汇开发者就长期的开发实践感受以及后期对产品开发能力、用户体验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和思考。对此,数睿数据在三汇的客户成功经理杨朋表示:“产品能力和用户体验是在长期的使用和反馈中去不断升级优化,数睿数据在打磨应用开发效率的同时,非常关注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体验,所以客户侧提出的需求,我们都会沉淀在研发管道中,去不断完善和满足”。

  客户成功模式

  产品型服务最大的服务就是长期的技术支持。目前三汇内部长期使用无代码的开发者约30人。在三汇客户成功计划开展过程中,双方面临过很多的需求,比如产品bug问题、产品升级带来交付运维、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这些都由客户成功经理第一时间响应,协调技术部支持。

  “企业级无代码就是为了帮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而客户成功经理就是要解决企业用户实际使用与产品自身迭代之间的协同,双方良好的沟通机制非常主要,我们也在不断优化这种需求沟通模式。”

  -- 客户成功经理杨朋

  无代码为公安软件研发全流程增值&加速

  在一次半年度交流会上,双方共同探讨这半年的实践总结和下一步计划。三汇多名业务部门负责人谈到了这半年来对无代码试点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并表达了对长期以来数睿服务的认可。

  创新业务负责人表示,企业级无代码确实有很多让人无法忽视的优势,它能够解决在项目前期阶段很多问题,比如快速进行需求调研、快速搭建Demo原型来应对项目投标、与跟客户进行需求确认等等。

  交付部门负责人说:“从这段时间的经验来看,我们更关注的是项目管理的全流程服务,这是真正影响交付效率和提高效益的关键。无代码能够解决80%以上的开发需求,降低了大量的重复性开发工作”。

  测试负责人则表示,无代码开发还有个好处,就是在开发后的需求修改很快,运维工作压力比较小。这种模式下的无代码开发用户主要是交付部门的项目经理、需求分析、解决方案、测试、实施运维等角色。为此,三汇从交付部门独立开辟一个无代码交付团队,改变过往的项目交付组织模式。

  “作为一个开发工具,smardaten的价值并不只是在开发这一个环节,而是从开发交付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带来明显的提升和改变。这是我们选择用企业级无代码之后才发现的一个新的亮点。”

  -- 创新业务负责人

  共同拥抱变革,“公安+无代码”未来会有无限可能

  企业级软件领域的无代码开发是业界较为创新的模式。一个软件的成熟必然要经过团队长期的迭代,以及在客户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与持续打磨。对于客户来说,业务创新讲求快,也关注成本和能力,这恰恰是无代码开发的优势

  三汇产品负责人表示:“数睿数据无代码技术框架和产品能力很强大,我们相信数睿,也非常有意愿去共同探索。三汇专注研究公安场景下的业务实现,而数睿去提升底层产品能力,这是个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的事。”

  我们相信,无代码不止在公安,在其他领域也一样会有更多的可能。


责任编辑:赵硕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旅行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