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名家——李建设 范曾作品鉴赏

2021-02-02 09:29   来源: 中国旅行网    阅读次数:3879

  李建设,1977年特招入伍,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先后深造于北京画院、清华美院,投师著名画家王文芳、杨延文等先生,师从杜大凯、戴顺智等教授,绘画理论和绘画技能有了极大提高,实力派画家,定居北京。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华卫视艺术风采栏目组艺术总监、中直大路美协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协理事、文化部美术书法考核高级评委兼导师、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书画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导师、泰中艺术家联合会常务委员、北京市房山区美协副主席、洛阳帝都美术馆馆长。

 古人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成功之所必需。读书是指传承,行路意在发现,传承与发现互为表里,古人所说今天仍是真理。也许书未必读万卷,路未必行万里,但传承并发现却是不能超越的范式。李建设就是遵循这一范式一路走来的,只因是军人出身,有决胜千里,永不言败的信念,更因是铁道兵,行踪因路延伸,践履所及已非千里万里可计。他的艺术成就正是其信念与经验的回馈,传承与发现都在他的作品中留有痕迹。

其作品源自生活,又对诸风格多有探索尝试,笔墨清新典雅,构图多有奇趣,丰富而不显繁杂,概括而不见单调,技法洗练、不拘俗套、凝重洒脱、飘逸豪放、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部、省级展览并获奖。曾在泰国、香港、马来西亚、俄罗斯、北京、上海、厦门、西安、烟台、威海、青州、青岛、珠海、广州、南京、武汉、天津、郑州、洛阳等地举办画展。出版个人画集十余部。

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北京天安门管委会、交通部、西郊机场、泰国国家美术馆等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其中:2014年10月牡丹作品《国艳齐春》和山水作品《云岭烟霭》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内。2015年9月《醉赏春浓》、《天香富贵》在曼谷举行的《庆祝中泰建交四十周年暨诗琳通公主殿下六十寿辰》——中国书画慈善展览中展出并捐赠。2016年两幅牡丹作品被空军西郊机场永久收藏,分别悬挂于服务综合楼和贵宾厅内。2017年11月参加中泰文化经贸合作高峰论坛暨泰中艺术家联合会泰中经济交流中心成立十八周年庆典中展出两幅《牡丹》作品并收藏。三幅作品应邀参加2016年举办的《国艺典藏》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六幅作品收录于2016年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 2018年六幅作品刊登于《中国艺术博览》,2018年3月被中国教育工会北方工业大学委员会特聘为客座教授。2019年牡丹作品参加美国纽约艺术博览会,颇受好评。近几年先后荣获“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大使”、“中国当代最具创新书画家”、“最具艺术造诣”、“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李建设作品鉴赏

李建设作品鉴赏

李建设作品鉴赏

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稽山书院、盘山书院院长。2008年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2011年获“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2015年6月30日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向范曾先生授予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国延绵450年不断十三代诗人的著名文化世家。他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通邮中西,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而其文章之雄奇优美,多次被誉为海内之首选。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特别顾问,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趋近自然”“根本善”的专题报告。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范曾美术馆,为中国于世界唯一享此殊荣者。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曾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词》《中国画研究法》《经史漫步》《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诗稿》《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论文学》《趋近自然》《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大木葱茏》等约150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30部。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范曾作品鉴赏

范曾作品鉴赏

范曾作品鉴赏


责任编辑:李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旅行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